手纹乱曾经红火一时的郑州平价蔬菜超市(下称平价菜店),本是为了平抑菜价而做出的利民举措,这些比市场平均便宜15%~20%、有补贴、深受低收入家庭欢迎的超市,为何在短短4年后就名存实亡了? 2012年,郑州市推出首批10家平价菜店,整体菜价比市场低15%以上,每天不低于5种1元菜,粮、油、肉、禽、蛋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价格原则上应低于同类市场均价5%以上。当年11月28日,10家平价菜店一开张,就受到了市民特别是一些低收入家庭的欢迎。 “我们老两口都了,拿最低生活保障,岁数又大,去菜市场也不方便。”家住郑州市博颂丰庆口附近的居民王大爷回忆说,2012年年底,我们这个小区开了一家平价菜店,价格很便宜,白菜、萝卜、南瓜都是两毛八(每斤),“超市就在口,社区内和我们一样的家庭,吃菜都在这里购买,一年能省下上千元。” 郑州市平价菜店的开业,是落实市长“菜篮子”工程,是新形势下稳定蔬菜等农副产品价格的创新之举,是一项惠民工程。 部门使用价格调节基金,对平价菜店配送车辆每车每月补3000元,房租补30%。并且,对平价菜店的配送车辆免收道通行费。同时,对价格政策执行较好的企业,给予50万元、30万元、10万元不等的励。还设立“准入退出机制”,可使商户灵活地根据企业自身情况来进行经营。 “平价菜店每天将定时向价格主管部门报送菜价,价格主管部门实时。”时任郑州市物价局副局长王丽英介绍,“平价菜店的补贴资金,全部来自价格调节基金。郑州市的价格调节基金,仅2011年一年便收了1.2亿元,除了用于低保等困难群体的补贴之外,完全足够支撑平价店的运行。” 张黎明是001号店的经营企业——郑州毛庄绿园实业有限公司的一名配送中心经理,他介绍,之所以能做到平价是因为采用了产销一体的方式,菜品和蛋类是公司自产,肉类和其他副产品都是从批发源一手直送进店。另外一部分菜农供菜是从地头直上配送车,少量外地菜品比如从昆明直飞批发市场后也是“脚不沾地”就到了平价菜店里。 不过,当时,也有人对此模式表示担忧:2010年左右,平价菜店以杀价先锋的姿态已经在广州、常州、南京、海口、苏州等地登陆。但很快都在一段时间后逐渐消失了。还有,2011年,郑州市曾推出社区便利店,但由于选址、补贴等多种原因,很多便利店中途改变业务,甚至成了“哑炮”。平价菜店会不会也在遭此命运? 对此,王丽英表示,平价菜店跟以往的“农超对接”相比,原始经营成本更低,且在对经营企业的审核上,监管部门有前移性的考量,商店“有利可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