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经济观察》栏目于2015年4月策划推出《聚焦农村产业深度升级》系列报道,先后关注漳浦大葱滞销难题、云霄枇杷营销创新推出认养模式、出口明星泉州胡萝卜红火背后的隐忧等3篇调查报道,并配上评论《农村产业深度升级,星星之火何日燎原?》,展望我省农村产业深度升级的可能空间和美好未来。 两年间,我省现代农业的发展进步不容小觑。取得了哪些新成就?又遇到了哪些新瓶颈?还有哪些痼疾没有根治?两年后,我们重访上述三项特色农产品产业,策划推出一组新的调查性特稿,从中管窥我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阶段性成就以及还存在的问题,鉴往、析今、开来。 漳浦是国内冬春季大葱的主产区,种植面积近5万亩。上世纪末,大葱被作为高优农产品引入漳浦,自此改写了赤湖、深土等沿海乡镇的农业格局。从这时起,价格“过山车”轮番上演,“葱击波”的说法甚嚣尘上。2015年,大葱陷入“白送都没人要”的滞销困局。2016年,葱市上演反转剧,价格攀上历史最高位。 每逢“葱击波”来袭,有关“小农盲目跟风”的屡见报端。产业结构调整、产销模式变革、产品链条延伸、新业态植入、市场研判预警机制建立、金融保险政策创新……多年来,各专家开出的“药方”琳琅满目,然而,“葱击波”依然我行我素。今年产季,大葱价格再次跌入谷底,与两年前的情形如出一辙。价格的极端表现似成常态,但悲情关注与叫卖义举难再,救市的爱心已经疲惫。 魏文是深土镇的蔬菜经销商,今年他的广告词诙谐有趣,但收购价跌入谷底,令人怎么也笑不起来。2011年开始,他便为某蔬菜商情网提供实时报价,当地主产的大葱是主要报价对象。即便如此,在本季大葱上市之前,魏文也没有摸准今年的行情。 2012年,葱价大涨,终端市场上“10元钱只能买两把大葱”。2015年,大葱滞销危机,漳浦数万亩“快开花的大葱”险些烂在地里,种植户只求“有人帮忙清场”。2016年,在经历了前一年的滞销困境后,漳浦大葱行情旋即逆转,创下了近10年间的最高价。高峰时,每公斤田间收购价近6元。 大葱价格大起大落,原因十分简单:市场需求量趋向稳定,但供给端却深受气候异常、南方多省份开始大规模种植大葱、外贸订单波动等因素影响。“其中,气候因素占据着主导地位。”魏文说,2016年那轮“向钱葱”的最大动力,便是2015年年底那场寒潮,直接导致北方大葱主产区产量锐减,错峰上市的漳浦大葱优势显著。 气候因素导致大葱市场出巨大的不确定性。而这直接导致葱农习惯于赌,而非决策。“万一来年气候异常呢?”蓝允明是漳浦县经作站副,这是他在走访基层、农民“调品种、理结构”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他注意到一个怪象,无论行情如何起伏,漳浦的大葱种植规模常年保持稳定。 葱农不肯向现实的另一基础在于,高价年份的利润可以抵消多个年份的亏损。“大葱每亩成本3000元左右。一名种植大户表示,去年葱价暴涨,其利润达到上百万元。今年虽然葱价低迷,但预估手纹乱亏损不过30万元左右。一年赚的钱就能抵消近3年的亏损。”漳浦经作站庄文彬说,这给寄望于赌的农民更多底气。不可否认,作为赤湖等乡镇的支柱产业,大葱与平和蜜柚一样,确实“让不少农民开上了汽车”“怎么能说不种就不种”。 在产季开始前,今年的大葱行情始终是个未知数。如今,暖冬姗姗走过,本季大葱行情几乎是两年前的翻版。 上市采收前的一个月,由于市场不明朗,加上上个产季带来的高价预期,漳浦大葱曾出现了短暂的高价位。“期价最高时,中间商以每亩超过万元的价格,提前向农户承包大葱。不仅农民在赌,中间商也在赌。”38岁的陈国林从事大葱经销近20年,在赤湖镇东城村自有近百亩大葱种植。2月底,他在受访时表示,去年12月中旬漳浦大葱上市后,价格便一走低,当时距离大葱产季结束不足一个月,但田里还有近三分之二大葱未采收,“1月的田间收购价能达到每公斤2元,如今不足0.4元,早期以高价承包的中间商首先成为亏损者。后期,大葱在广东的批发价只有每公斤2元左右,农户每亩亏损近2000元。” 对于新一轮滞销危机,大葱从业者习以为常,让他们意外的反倒是社会反应的冷淡。杨国林还记得,两年前的这个时候,一拨又一拨记者到访赤湖。当时,大量应激性的救市之举相继出现:悲情报道、社会爱心接力、乡镇干部站台叫卖、加工企业亏本为葱农清场,最终勉强解除了“大葱烂在地里”的危机。当时,在赤湖镇镇委、镇的要求下,丽珍蔬果加工厂接手了这个“烫手山芋”。“在全国新开辟七八个市场,每天消化20多亩存量。”工厂老板陈小国说,最多时日亏损约20万元。 但今年,已常态化的大葱滞销现象不再引发海量社会关注。“种大葱,到底不能依赖极端气候。应对‘葱击波’,怎么能总靠悲情解困?”杨国林自称的葱农,但今年,其预计亏损额也将超过10万元。 当地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也曾试图拿出自认为长效的救市之举。只是,对症之策要么集体失灵,要么收效甚微。 政策性引导曾是他们努力的方向。2014年,赤湖镇组团赴日、韩以及我国北方等大葱主要产销市场考察,之后召集当地种植大户、加工企业和村干部的代表,召开了一场产业分析会。这次会议得出的结论是,应当砍去40%以上的种植面积,并改种胡萝卜、甘蓝等蔬菜。 近年来,这样的动员会在当地不止召开了一次,但响应者寥寥无几,最终也未改变“全民皆葱”的格局,而当地也不敢更进一步。 “我们的调控力度很小,由于市场具有不确定性,不敢贸然强制老百姓种什么、不种什么,只能适度提醒。”赤湖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当地曾尝试引导农民种植某种农产品,第二年却滞销,农户将其归咎于,把农产品堆在门口以示不满。该负责人还表示:“更何况,全国各地都种植大葱,我们对全局缺乏足够了解,欠缺足够的数据支撑与力。” 依托大数据构建农业市场信息研判预警机制,被认为有助于减少投机心理。构建这样的公共服务体系,基层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大葱市场很大,仅凭一己之力很难搭建起一个完善的农产品信息平台。”福建农林大学副教授林本喜的是,“各尽所长,地方与社会机构、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开展农产品市场的实时监测工作。” 事实上,国内并非没有这样的平台。几年前,农业部引入农产品市场信息监测机制,要求基层监测点每10天1次主要农产品的实时价格,并在月底生产规模等数据。漳浦是全省14个监测县之一,全县有10个乡镇纳测范围。“其局限性在于,只能提供实时市场价格,且对外公布的数据中不包括各地种植规模与产量。这对于前期指导农民生产,作用有限。”蓝允明说。 在市场信息整合方面,漳浦也尝试动员本土力量,让从业者抱团取暖。“漳浦作为蔬菜大县,几乎在每个重点城市都有从事蔬菜批发贸易的人,他们在了解各地产销信息方面具有优势。这部分零散信息若能有效整合,将巨大数据红利。”庄文彬表示,其现实障碍在于,从业者依然习惯于各自为政,信息封闭的局面难以打开。 “一方面,目前,漳浦10个沿海乡镇都建立了蔬菜冷冻库,大葱的冷藏保存时间能达到1个月左右,在面临极端行情时,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蓝允明说。 另一方面,种植大户、合作社、企业等新型农业主体数量逐渐增多。来自漳浦经作站的数据显示,目前,在大葱领域,全县有超过20家规模企业。它们大多自有、加工厂以及稳定的销售渠道。“比起‘听天由命’的散户,他们对市场信息的捕捉更加灵敏,决策相对。”蓝允明对大葱产业的期待是,千亩以上规模的“+农户”模式能够成为主流,但现实是,小家小户分散经营依然占据主导。其背后是土地流转难、农业领头人稀缺、工商资本缺乏等当前农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 面对被悲观情绪的 “葱击波”式怪圈,经济领域的专家曾给出更多解决方案,但这些理论似乎更多停留于纸面。 金融保险方面,尽管我省从2011年开始实行蔬菜保险,但更多针对的是风灾、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价格指数保险被广为提倡,虽然业内探讨多时,但这一险种迟迟未能落地。一方面,保费负担沉重,大部分葱农投保意愿不高;另一方面,该险种在确定费率、定损、理赔时,需要大量的价格等信息作为依据,保险公司面临操作难题。“无论是物价部门还是农业部门,其公布的价格信息与实际行情都有较大偏差,其中不乏抄来抄去的乱象,且缺乏体系,很难作为依据。”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龙海支公司相关人员透露。 延伸产业链,导入新兴业态,是有效消化大葱产量、提升附加值的途径。在我国,一根大葱撬动乡村游的故事曾广为流传。研究表明,大葱具有发汗抑菌、解毒调味、舒张血管、降胆固醇等功效,可被开发为大葱脱水干制加工产品、大葱油加工产品等系列产品。虽然南方鲜有食用大葱的消费习惯,但若进行菜谱开发、食疗推广,其消费市场被激活的可能性并非没有。事实上,在漳浦,以大葱为原料的农家菜口碑不俗。 这为大葱深加工创造了大量的可能空间,蓝允明也推崇这样的产业径。但实际情况是,目前,国内鲜有相关方面的研究与尝试。在赤湖镇,从事大葱深加工的企业少之又少,仅有少数企业利用大葱边角料加工方便面蔬菜包。“基层缺乏实力,亟待给予资金支持与科研部门给予智力支持,尤其是工商资本的参与。”蓝允明如是说。 在消费链上,漳浦大葱同样遵循着“种植户—中间商—批发市场—零售商—消费者”的传统径。“中间环节过多,自然容易产销脱节,而且无论大葱收购价如何低迷,零售价始终下不去。”蓝允明说。 在当地颇具知名度的农业平台悦农庄,便提出了“用社群支持农业”的概念。其核心做法是,基于消费者对安全农产品的需求,组建农业消费社群,直接与生产者对接,通过预售、会员制等模式支持新农人发展生态农业,生产者与终端消费者直接对接。“这样的模式固然好,但对于大葱这种巨大产量的农产品而言,适用性有限。”蓝允明说,大葱产销模式,未必要照搬悦农庄模式,但关键问题在于没人在尝试突破。 “无论是产销模式变革、产业链延伸,还是建立市场信息平台、配套金融保险政策,都有道理,可就是没人在做。”蓝允明坦言,“葱击波”式困境反映的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阶段性普遍弊病,改变的力量不仅仅源自小农思想的革新,“破题,不在一朝一夕,更不在一个县”。 免责声明:中国网财经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新三板+H”模式落地为资本市场对外揭开新篇章,为提升新三板市场管理水平和能力带来机遇。 港交所与股转的合作可参考沪港通、深港通的模式,预计今年6月7月将出现首批合资格三板企业上市。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本文由来源于财鼎国际(http://cdgw.hengpunai.cn:275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