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倡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的大下,散养户及小型养殖户是否还能从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呢?尤其是这些既没有养殖经验又无资金保障的新上养殖户。记者为此请教了省农科院家禽所研究员魏祥法。 “新上鸡的人属于胆大的!对记者提出的问题,魏祥法笑着说:“小型养殖场及散养户会在3-5年内淡出市场。” 在蛋鸡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规模化饲养是基础,标准化生产是关键,产业化经营是核心,健康养殖是蛋鸡养殖业的必由之。魏祥法说,小型养殖场及散养户退出市场既是国家政策调控的结果,也是这些养殖户的主动选择。 从收益上来说,养的少不如打工。这些新上的养殖户,主要还是对养殖的效益抱有幻想,而实际上,随着规模养殖量的扩大,养殖利润被摊得越来越薄。以蛋鸡养殖为例,近几年每养一只蛋鸡,一个周期(500天左右)下来只有10-20元的利润,如果养3000只鸡,那么利润在3-6万元之间,一个人忙乎这些鸡,远远不如出门打工——当然,能在家附近找到合适的工厂会更好。 从竞争力上来看,小型养殖场及散养户与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比,几乎没有任何竞争优势。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会通过自动化设备应用、疫病统一防控、饲料优质供给等措施提高生产性能,压低成本支出,在与小散户面临同样的市场中,可以通过产业链上下环节的利润调整,来度过市场困难期。现在,畜牧食品类企业打通产业链的越来越多,养殖利润亏损了,可以通过下游的屠宰、加工等环节的利润进行弥补,以免养殖场“伤筋动骨”。小散户虽然船小好调头,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茬赔了再去干其他事,一方面会造成资源上的浪费,一方面不利于养殖者技术水平的提高。 另外,为了推广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调高养殖产业化水平,减少养殖污染,国家及地方都出台了不少,小散户的发展及增加。譬如,厂址的选择、自动化设备的配置、养殖污染的处理…… 如果是养殖了10年以上,有成熟技术经验的养殖户,那么,扩大规模,蛋鸡至少笼位在10000只以上;同时,提高自动化水平,按照标准化养殖的要求进行改扩建,减少人力用工,降低成本;另外,严格防疫,减少疾病发生,提高生产性能。为了增强抗风险的能力,能加入合作社的加入合作社,能养合同鸡的养合同鸡。 如果因为资金和土地受限,又有成熟养殖经验的养殖户,可以转产特种养殖。养殖总起来说,是高投入低产出的行业,但没有细心、耐心、恒心的人,还干不好,所以如果长期养殖能沉下心钻研技术的养殖者,可以考虑特种养殖——那些自动化无法代替人力但又占地方不大的门类,譬如山鸡、鹦鹉、黄粉虫、蝎子等等。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华晨宇父亲华福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