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水果

农业产业和特色旅游两翼齐飞 空心村走出幸福致富

作者:habao 来源:未知 日期:2018-9-17 2:16:52 人气: 标签:做水果生意赚钱吗
导读:正月未过,乍暖还寒,山坳里的溪下村已经送走了几波游客。“初二、初三、初四,都是客满。”2016年,村民张金委把自己家的旧房成了三层楼的农庄,一楼二楼是餐厅…

  正月未过,乍暖还寒,山坳里的溪下村已经送走了几波游客。“初二、初三、初四,都是客满。”2016年,村民张金委把自己家的旧房成了三层楼的农庄,一楼二楼是餐厅包厢,楼上除了家人的房间,还装修了5间民宿客房。

  正月未过,乍暖还寒,山坳里的溪下村已经送走了几波游客。“初二、初三、初四,都是客满。”2016年,村民张金委把自己家的旧房成了三层楼的农庄,一楼二楼是餐厅包厢,楼上除了家人的房间,还装修了5间民宿客房。可在10年前,该村地偏差人贫,也是个外出务工人数过半的空心村。当年离乡背井到仙居做水果生意的张金委万万没想到,10年后的家乡会变成外地游客流连忘返、去而复返的香饽饽。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溪下村却是护好梧桐树,引来凤还巢。磐安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新森说,以往是村民外出打工挣钱,现在是在口赚钱。村民返乡增收致富,变化的不仅是乡村的形态,还有村民的思想观念、文明习惯,自然而然也缩小了城乡间的差距。溪下村也是磐安发展的缩影,更是当地因地制宜、精准帮扶的。

  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精准扶贫。部门通过引导,改变村民观念,帮助设计、规划,建成了既符合村民居住习惯,又能满足经营需要的特色民居。同时通过政策和资金的导向,完善配套设施,形成绿化亮化洁化机制,做好美丽乡村宜居宜游的功能。此外,部门打造休闲旅游品牌时,将溪下村这种特色民居纳入其中,集中宣传,打品牌,形成全域景区化的格局。

  溪下村靠的是农业和旅游,有的村靠的是来料加工,有的村靠的是毛竹、经济林、茶叶、药材等产业,磐安县在精准扶贫方面,有着相应的制度和政策配套。

  2016年,磐安农村常住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4656元,同比增长9.4%,在全市名列前茅。全县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达8429元,同比增长22.1%,纯收入超8000元的比例为65.67%。近年来,当地花大力气做了扶贫与旅游相结合的文章,安排近3000万元扶贫资金用于完善景区基础设施、改善特色村的村容村貌及鼓励农家乐经营户提档升级,全县接待游客人数和农家乐经营收入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6年,磐安县共接待游客954万人次,同比增长20.6%;旅游收入达69亿元,同比增长41%。

  溪下村是金华市磐安县维新辖的一个行政村,位于维新乡西南部,离乡所在地2.1公里,距磐安县城46公里,距仙居县城却只有25公里,是一个处于磐安与仙居交界处的村落。2008年之前,村子里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成的泥木结构、砖混结构旧房,村民去趟磐安县城要辗转奔波小半天,但想要读好书、挣点钱,也只有走出去这一条。而苦于村集体收入偏低的村干部们只能大力招商引资,一家家锯木厂、橡胶厂来了,工业废水直排到溪里,木屑、木粉也倾倒在河中,青山弥漫着粉尘,绿水也变了颜色。

  2008年,老村给了溪下一次机遇。根据科学规划的图纸,村里的旧房原拆原建,变成了一栋栋气派精致的小楼,村里的污染企业也悉数关停,穷山恶水变回了青山绿水。村里先后修建了大型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岩边栈道、休闲古道、休闲长廊,打造了杨梅观光采摘、水上乐园等旅游配套设施。

  40多岁的张金委想回家了,在仙居做了多年水果生意的他一直在想:仙居的杨梅供不应求,溪下距离仙居县城只有25公里,能不能也种出高品质的杨梅?跟仙居相比,溪下种杨梅缺的是什么?没错,是技术。张金委找到农业专家,把杨梅种植的先进技术带回了溪下。2010年,他的十几亩杨梅树给他带来了近8000元的收入,让他喜出望外。更让他高兴的还在后头,2011年,在科学种植的基础上,张金委的杨梅树产量大幅提升,收益翻了10倍,达到8万多元。

  如今,杨梅种植已成为溪下的特色农业产业,当地有杨梅树500余亩。虽然和仙居杨梅一样都是东魁品种,但由于地处山区,气温偏低,溪下的杨梅污染很少,几乎不用药,而且酸度和甜度要比仙居杨梅更高,更受食客的追捧,每年杨梅采摘期,客商接踵而至,农户根本不用为销发愁。而且,由于上市时间比仙居杨梅晚了近20天,利用这个时间差,溪下的杨梅物以稀为贵,最高的时候要卖到60多元一公斤。除了杨梅,溪下村的火龙果、葡萄也在发展种植。

  2016年,看到邻居们的农家乐生意红红火火,张金委又发挥“余热”,在家里做起了农家乐生意。磐安是中药材之乡,溪下也种植中药材达60亩,对药膳本就乐于钻研的张金委就此给自己的农家乐找准了定位。他家的黄精炖瘦肉、川穹白芷鱼头汤、中药鸡煲都颇受游客追捧。

  近年来,磐安县大力转型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溪下紧邻的磐安218省道又完成了升级,东临南门山、西靠灵江源的溪下成了磐安旅游区域化发展中的小枢纽,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溪下村村民王美华今年45岁,此前一直在磐安县城照顾孩子上学,是个全职妈妈,丈夫在义乌的打工收入是他们全家唯一的经济来源,“不多不少,够吃够用”。2013年,王美华在村傅珍洪的带动下,把自己新建的房子成了农家乐,取名“卿禾山庄”,请来姐姐和姐夫帮忙,做起了旅游生意。

  王美华是当地第一个开农家乐的村民,她把山头挖来的笋、门口溪炉港里的溪鱼、山间放养的土鸡连同土鸡蛋一起摆上游客的餐桌,几乎都十分抢手。她把田间地头的番薯炸成薯片,把农家油泡炸酥制成小点心,不仅身价翻了好几番,游客吃不够还买回去当礼物送人。她把当地的年菜“八大碗”推荐给了游客,这些由豆腐肉丸、泡鲞、海参等八种主要食材烩制的炖菜不仅鲜美,而且有特色、有营养,令人印象深刻。王美华从全职妈妈变成了掌勺老板娘,最忙的时候要从早上一直烧到晚上,每年能挣十来万元。

  在溪下村,像王美华这样开农家乐的共有11个。全村总共只有260多个村民,仅2016年一年,他们就接待了6万多名游客,旅游收入共计140万元。

  溪下村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这个山坳里的小山村负氧离子含量在以养生著称的磐安县也是数一数二的。再加上灵江源山青水秀、冬暖夏凉,走进这个村子就能感觉到心旷神怡。值得一提的是,溪下村人对家乡的管理治理更是做到了细枝末节里。穿行在村子里,看不到垃圾、污水,就连尘土都很少;规划过的住宅大气敞亮,不仅看不到随意堆砌的杂物,就连院子里装饰的景观小品、灯饰、盆景都有各自的耐人寻味之处。去年,溪下村建起了截污纳管工程,污水得以被集中处理。从村子里的庭院整洁,到公共面清洁,再到溪炉港的河道护理,都由村里的干部责任包干。村里的公示栏上,一张卫生红黑榜醒目地贴着,家家户户的门口还挂着一个家训牌,无声地提醒着村民们举止言行要文明。

  绿色发展、生态富民已成为当地村民的共识。只有守住青山绿水,才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王美华说,生活在村子里很惬意,“人家大老远来吸我们这儿的好空气,很多客人都跟我讲羡慕我们生活在这里,好山好水好空气,人都多活几年呢。”

  溪下全村区域面积4.59平方公里,虽然有山有水,但要让游客觉得“不虚此行”,光在这个小村子里做文章恐怕还不够丰富。

  到溪下旅游玩什么?在当地推出的休闲养生套餐里有10项内容,包括走游步道、抓小鱼、玩沙子、踩水车、摘杨梅、农家小院小憩等大众项目,也有聚山庙拜胡公、看五十年代粮食加工厂、看浙中苦丁之王等不能长时间留客的独家项目。为了吸引游客,溪下村在2008年引资建成灵江源漂流项目,成为当时磐安县仅有的两处漂流景区之一,一个夏天就卖出了3万张门票。

  近四年,磐安县共安排近2000余万元资金用于配套道建设,共建配套道660余公里。溪下村就是其中的一个受益者,曾经交通闭塞的这里,目前有了一个半小时景区圈到灵江源森林公园、省级景区高姥山、国保单位孔氏家庙、沙溪、仙居神仙居最多只要半小时,最快的只要10分钟。磐安县打造的全域旅游打通了溪下村留住游客的任督二脉,春天来看杜鹃花,夏天来过杨梅节,暑假来避暑,小长假来休闲,每年4月到10月,都是溪下村的旅游旺季。

  溪下村其实并不满足于目前旅游“配角”的地位,村党支部傅珍洪透露,目前村里正在打造前门山上的高端民宿,“目标是向莫干山裸心谷看齐”。全长2500米的高山滑道也在规划设计中,如果建成,将是浙中地区最长的高山滑道项目。此外,借助灵江源资源的天然浴场这个夏天就将建成。到了2017年冬天,如果去溪下村,游客们还会有一个新的娱乐项目滑雪。当地的滑雪场项目已经通过环评,不出意外,将在今冬开门迎客。

  这样的溪下村,你想去吗?不瞒你说,我们同行采访的几个同事都已各自做好了呼朋唤友再回溪下的旅行计划。

  溪下村是金华市磐安县维新辖的一个行政村,位于维新乡西南部,离乡所在地2.1公里,距磐安县城46公里,距仙居县城却只有25公里,是一个处于磐安与仙居交界处的村落。2008年之前,村子里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成的泥木结构、砖混结构旧房,村民去趟磐安县城要辗转奔波小半天,但想要读好书、挣点钱,也只有走出去这一条。而苦于村集体收入偏低的村干部们只能大力招商引资,一家家锯木厂、橡胶厂来了,工业废水直排到溪里,木屑、木粉也倾倒在河中,青山弥漫着粉尘,绿水也变了颜色。

  2008年,老村给了溪下一次机遇。根据科学规划的图纸,村里的旧房原拆原建,变成了一栋栋气派精致的小楼,村里的污染企业也悉数关停,穷山恶水变回了青山绿水。村里先后修建了大型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岩边栈道、休闲古道、休闲长廊,打造了杨梅观光采摘、水上乐园等旅游配套设施。

  40多岁的张金委想回家了,在仙居做了多年水果生意的他一直在想:仙居的杨梅供不应求,溪下距离仙居县城只有25公里,能不能也种出高品质的杨梅?跟仙居相比,溪下种杨梅缺的是什么?没错,是技术。张金委找到农业专家,把杨梅种植的先进技术带回了溪下。2010年,他的十几亩杨梅树给他带来了近8000元的收入,让他喜出望外。更让他高兴的还在后头,2011年,在科学种植的基础上,张金委的杨梅树产量大幅提升,收益翻了10倍,达到8万多元。

  如今,杨梅种植已成为溪下的特色农业产业,当地有杨梅树500余亩。虽然和仙居杨梅一样都是东魁品种,但由于地处山区,气温偏低,溪下的杨梅污染很少,几乎不用药,而且酸度和甜度要比仙居杨梅更高,更受食客的追捧,每年杨梅采摘期,客商接踵而至,农户根本不用为销发愁。而且,由于上市时间比仙居杨梅晚了近20天,利用这个时间差,溪下的杨梅物以稀为贵,最高的时候要卖到60多元一公斤。除了杨梅,溪下村的火龙果、葡萄也在发展种植。

  2016年,看到邻居们的农家乐生意红红火火,张金委又发挥“余热”,在家里做起了农家乐生意。磐安是中药材之乡,溪下也种植中药材达60亩,对药膳本就乐于钻研的张金委就此给自己的农家乐找准了定位。他家的黄精炖瘦肉、川穹白芷鱼头汤、中药鸡煲都颇受游客追捧。

  近年来,磐安县大力转型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溪下紧邻的磐安218省道又完成了升级,东临南门山、西靠灵江源的溪下成了磐安旅游区域化发展中的小枢纽,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溪下村村民王美华今年45岁,此前一直在磐安县城照顾孩子上学,是个全职妈妈,丈夫在义乌的打工收入是他们全家唯一的经济来源,“不多不少,够吃够用”。2013年,王美华在村傅珍洪的带动下,把自己新建的房子成了农家乐,取名“卿禾山庄”,请来姐姐和姐夫帮忙,做起了旅游生意。

  王美华是当地第一个开农家乐的村民,她把山头挖来的笋、门口溪炉港里的溪鱼、山间放养的土鸡连同土鸡蛋一起摆上游客的餐桌,几乎都十分抢手。她把田间地头的番薯炸成薯片,把农家油泡炸酥制成小点心,不仅身价翻了好几番,游客吃不够还买回去当礼物送人。她把当地的年菜“八大碗”推荐给了游客,这些由豆腐肉丸、泡鲞、海参等八种主要食材烩制的炖菜不仅鲜美,而且有特色、有营养,令人印象深刻。王美华从全职妈妈变成了掌勺老板娘,最忙的时候要从早上一直烧到晚上,每年能挣十来万元。

  在溪下村,像王美华这样开农家乐的共有11个。全村总共只有260多个村民,仅2016年一年,他们就接待了6万多名游客,旅游收入共计140万元。

  溪下村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这个山坳里的小山村负氧离子含量在以养生著称的磐安县也是数一数二的。再加上灵江源山青水秀、冬暖夏凉,走进这个村子就能感觉到心旷神怡。值得一提的是,溪下村人对家乡的管理治理更是做到了细枝末节里。穿行在村子里,看不到垃圾、污水,就连尘土都很少;规划过的住宅大气敞亮,不仅看不到随意堆砌的杂物,就连院子里装饰的景观小品、灯饰、盆景都有各自的耐人寻味之处。去年,溪下村建起了截污纳管工程,污水得以被集中处理。从村子里的庭院整洁,到公共面清洁,再到溪炉港的河道护理,都由村里的干部责任包干。村里的公示栏上,一张卫生红黑榜醒目地贴着,家家户户的门口还挂着一个家训牌,无声地提醒着村民们举止言行要文明。

  绿色发展、生态富民已成为当地村民的共识。只有守住青山绿水,才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王美华说,生活在村子里很惬意,“人家大老远来吸我们这儿的好空气,很多客人都跟我讲羡慕我们生活在这里,好山好水好空气,人都多活几年呢。”方逸华 子女

  文章由325棋牌提供发布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
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
发表评论
姓 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