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顺义沿河特菜种植的23号温室里,随手掰开一个熟透的大番茄,一股浓郁的番茄味就扑鼻而来。这里是市种子管理站的地方特色品种繁种温室。除了老口味的郑伊健和梁咏琪品种,今年还有61个鲜有种植的新品种加入。这些林林总总的蔬菜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如今它们汇聚一堂,背后的经过却并不是一帆风顺。为了让这些特色品种焕发新生命,重新端上餐桌,很多种子都经过了艰苦寻觅,工作人员为了扩繁在海南的台风天里奋战,种植户父子联手投身农业只为种出小时候的味道。 婆罗门参、紫芦笋、蒲公英、天葵……在市种子管理站今年的最新引种名单上,一共有61个多年生蔬菜品种,其中韭菜就有三十多种。市种子管理站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也在发生变化,消费者对蔬菜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尝试营养丰富、功能性强的蔬菜。多年生蔬菜恰好可以满足市民的这方面需求,它们都是多年生长和采收的,其中绝大部分还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 以韭菜为例,虽是老百姓餐桌上的常见菜,但依据食用部位、根部颜色及种植茬口不同,在品种上有很大差别。为了能将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类型的韭菜搜集到一起,工作人员跑了很多地方,山东寿光、河南平顶山等集中种植区都去了。经过与种植负责人、科研院所的育种家反复沟通,考察品种的长势及种植前景,从中挑选出适合在种植的。现在的61个品种,历时四个月的时间才最终搜集到。目前,这61个品种当中,韭菜、山药、绿芦笋、香椿、百合等可以通过市场来购买,而一些较少见的品种,如婆罗门参、紫芦笋、费菜等,可以通过顺沿特菜在京东上的网店来购买。 为了让市民的餐桌多些花样,蔬菜品种多点选择,种子站的工作人员花了很多心思。除了今年引入的这些多年生蔬菜,早在2010年,市种子管理站就着手开展地区地方特色农作物品种资源的搜集工作。之后又设立并运行了老品种挖掘项目。2016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联合天津、等地扩大了搜索范围和种类,同年就筛选出了10个可以重返生产的地方特色品种。此外,还对粉红甜肉、苹果青、大黄三个特色番茄以及花叶心里美萝卜进行了市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八年下来,市种子管理站已经收集地方特色农作物品种10类共180份。 无论是鲜有种植的新品种还是市面上消失已久的老品种,想要重新回归餐桌,就要从一粒粒种子开始。“搜集到的种子对我们来说是‘粒粒皆辛苦’,整个过程是艰辛又甜蜜”,种子站负责老品种恢复工作的池秀蓉这样告诉记者。 这61种蔬菜中的枸杞就源于一次饭馆偶遇。2017年,时任赵山普在广州一家小饭馆里偶然发现了一种多年生蔬菜,名叫枸杞(又名锦绣苋、五色草)。这种蔬菜不仅有药用价值,烹饪方法也简单,还能作为绿化观叶植物。不过,由于在鲜有种植,多方打听才通过研究特种蔬菜种植的专家联系到一家可以提供枸杞苗的公司,最终引种。 新品难寻,老品种更不易找。“苹果青”番茄是地方特色番茄品种,沙瓤多汁,成熟时果肩部仍是绿色,美丽似初熟的苹果。这个品种曾经在京郊有几十年的栽培历史,后来退出市场,消失了很长时间,因此种子的寻觅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头绪。直到2012年,种子站才从国家蔬菜种质资源中期库找到了这个品种,资源库的工作人员无偿提供了80粒苹果青番茄种子。池秀蓉告诉记者,“这宝贵的80粒番茄种子捧在手里轻的感觉不到重量,但在我们心里却感到责任重大”。 番茄“大黄”的到来则充满戏剧性,品种科的小麦专家福德平2013年在通州下乡期间与当地农户聊天,无意中得知农户每年都种一种大果番茄。福德平一下想到是不是自己小时候吃过的大黄柿子,就向农户要回四个果实交给科里。大家一看,果然是“大黄”番茄。这四个果实太珍贵了,大家都不舍得尝,经过淘洗、晾晒最终获得了百十粒种子。此后,又通过几年的冬春两季去杂提纯扩繁,才达到了现在比较大的繁种规模。 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这些口味独特的蔬菜品种一上市就获得了市民的认可。顺义区杨镇沙子营村的葡萄瓦舍农庄连续三年成为老品种的示范种植地,经营者王岩和他的孩子就想种出老品种的老味道。位于密云穆家峪镇后栗园村的百年栗园会员农场,2015年成了老品种示范种植,并对会员了老品种的现场采摘。 本文由 恒宇国际(www.neivn.cn)整理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