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土字旁的男孩名字这些年在社交上流传着很多萌点崎岖的怪异植物照片,今天的主角飞鸭兰Caleana major就是其中之一。 其实这种海外的兰花本来没有中文名,其属名Caleana源于英国植物学家George Caley的名字,音译的话可以叫做卡莉娜兰,不过由于它开花像小鸭子,而飞鸭兰这个名字确实比较形象,现在基本已经成了它正式的中文译名。 飞鸭兰在目前的分类系统中是飞鸭兰属唯一的一种植物,分布在的东部和南部以及塔斯马尼亚岛上,是一种小型地生兰花,生活在稀疏的桉树林下或者灌丛附近。 别看飞鸭兰的照片传得到处都是,俨然一副网红模样,它在原生中其实是一种特别不起眼的植物。每株飞鸭兰上只有一片10cm长的线形叶子,长在植株基部靠近地面的;要是脱落了或是被动物吃了,那么整个植株就只能看见孤零零的一根光杆上,顶着几个硬币大小的棕红色的小鸭子(偶尔也有绿色的啦)。 兰科植物可以说是所有植物中花结构变化最多的一个类群,每朵兰花拥有三枚萼片、三枚花瓣以及一个合蕊柱。花瓣中一般有一枚特化成复杂的结构,称为唇瓣。合蕊柱是雌蕊和雄蕊合生在一起的结构,顶端有花药,靠下一点的是柱头。如果文字看不太明白的话,可以参照下面蝴蝶兰的花结构图。 如果直接拿来飞鸭兰的小鸭子花和上图对照,可能会觉得怎么都对不上。这是因为飞鸭兰的花相对于其他兰花是倒着长的,相当于花朵长出来后向后仰脖。 飞鸭兰开展的翅膀是两个侧萼片,下垂的尾巴是后萼片,两侧的两只脚是侧瓣,鸭头和脖子是特化的唇瓣,头颈相连处有一个关节状结构,是传粉的秘密武器,而小鸭子宽大的身体是合蕊柱。 飞鸭兰这种复杂的花结构是和传粉相适应的。与之前出过场的蜂兰一样,飞鸭兰也是依靠拟交配的策略吸引昆虫帮着传粉。帮助飞鸭兰传粉的昆虫是当地的一种叶蜂,吸引雄性叶蜂的结构就是唇瓣上的“鸭头”。大部分运用“色诱之术”的植物都是把昆虫吸引来,白跑一趟后带着花粉访问下一朵花。 相比之下,飞鸭兰的陷阱要更一些。当叶蜂落在唇瓣上产生振动后,唇瓣的基部会迅速向下弯折,把的叶蜂使劲往合蕊柱上砸。 被砸得晕头转向的叶蜂身上就会携带上黏性花粉块,再一次上当时,就会把花粉传给另一朵花的柱头……也就是说,每一朵飞鸭兰花成功授粉的背后,都有一只可怜的叶蜂,至少被揍了两次。 来看看介绍飞鸭兰的一段小视频,带你看看飞鸭兰的生境,以及传粉给叶峰时低头弯折的过程。时长约五分钟。来源:Julian Pitcher 不光昆虫访问,只要是一定强度的振动都会让飞鸭兰低头。在刮风下雨之后就可以看见,飞翔的鸭子们纷纷缩起脖子睡觉,而用不了多长时间,它们又能重新抬起头来,继续勾引叶蜂。 飞鸭兰的花期是九月到翌年一月,也就是的夏季。当传粉成功后,鸭子们就慢慢枯萎皱缩,花被下方的子房会慢慢发育成三棱的蒴果,成熟后大量细小的种子。 飞鸭兰样子可爱,又不特别怕热怕冷,一直以来,其实都有园艺工作者想把它引种到花园里,但是无一例外地全都失败了。这是因为引种工作哪方面做得不够吗?其实是因为,飞鸭兰的根系和土壤中的真菌保持着共生关系。当飞鸭兰移栽到别处后失去了共生的真菌,最多活一两年就会衰弱死亡。 兰花和真菌的共生现象很普遍,因为兰花种子没有胚乳,萌发初期必须要靠共生真菌的菌丝提供营养。像飞鸭兰这样,成体植株也和真菌牢牢绑定的类型也并不少见,所以在野外看到了包括兰花在内的各种野花,请欣赏一下拍个照片就好,千万不要想着挖回家种,大多种不活的。 不做挖挖党!实在想种的话,网上似乎也有卖种子的嘛……能不能种活,又是另一件事了。图片:orchideliriumblog.files.wordpress.com 在旧的分类系统中,飞鸭兰属除了飞鸭兰还有两个种,2014年被重新划归进了小鸭兰属Paracaleana (嗯,也是一群传粉的兰花)。 这两个转会的鸭子是分布在东和的小鸭兰Paracaleana minor和西的Paracaleana nigrita,它们的花朵结构和传粉行为都和飞鸭兰很相似,不过这俩的“鸭嘴”上有许多颗粒状突起,很容易和飞鸭兰区分开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