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荏苒,很快又将迎来秋分时节和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一词虽出现于《周礼》,但至唐朝初年才正式成为固定节日,庆典盛行则始于宋代,明清时期即已成为与年关岁首的春节齐名的主要节日。 自2008年起将中秋节列为国家节假日,如此更增添了节日的喜庆和欢乐气氛,各种文艺庆典和游园活动呈现,民间的赏月、拜月,品尝月饼、花茶、美酒醇浆;以及橘、柚、石榴、梨子、柿子、杨桃、苹果、鲜枣、荸荠等各类水果。尤其是桂花茶、桂花酒的品尝更为源深绵长,故本文特予节日同话。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药师刘绍贵教授表示,据资料查证:以桂花为名引为药物使用,见于清代《本草纲目拾遗》。其味辛香,其性微温,其功主在温肺化饮、散寒止痛,且能健胃、生津、散瘀、平肝,可用于痰饮咳喘、脘腹冷痛、肠风血痢、经闭痛经、寒疝腹痛、牙痛、口臭,尚可用于润发、美容、开胃、生津,以及窨茶造酱和引作膳食调料。 至于桂花酒,其史亦如中秋节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中即有记载,到明清时中秋饮桂花酒已成既定习俗,清代潘荣陛在所著《帝京岁时记胜》中,除载有八月中秋吃桂饼外,尚有对饮桂花东酒的记叙。 桂花酒的配方为:桂花适量、米酒2000克、红枣100克、龙眼肉50克、白人参10克、白糖200克。采用发酵方法制成,系一种发酵酒。 具体制备方法是:在收集到新鲜桂花后,放置通风阴凉处,梦见钞票风干一夜,然后以每斤桂花加四两白糖(或碎冰糖),与花拌匀后,放入酒缸内任其发酵2~3日,加入4~5斤35度以上米酒或高粱酒,密封窖藏,一年后启用,启用前月余,再加入白人参、红枣浸泡即可。 刘绍贵教授表示,方中桂花含罗勒烯、芳樟醇、降蒎烯等成分,香醇开胃、益阳消阴;米酒的赖氨酸含量很高,能补养气血、助消化、健脾养胃、舒经活血、祛风除湿;红枣和龙眼肉均能健脾养血而安神;白人参功能重在益气生津,故可认为此酒的营养补益作用是肯定的,醇香宜人,口感极佳,在皓月当空的之夜,能饮上一杯有如琼浆玉液的美酒,确能令人神爽,增添快乐。
|